防範懷孕期間的微小病毒B19感染-台灣母胎醫學會的提醒
防範懷孕期間的微小病毒B19感染-台灣母胎醫學會的提醒
今年8月,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佈健康警訊,通知醫療單位並提醒一般民眾,美國境內的微小病毒B19疫情上升狀況。
最近,國人最嚮往的旅遊地點,日本亦爆發了嚴重的微小病毒感染疫情。據報導,截至12月初東京都內確診傳染性紅斑的人數已超過800人,是近25年來的新高,而且感染病例有上升的趨勢。
微小病毒感染,又稱傳染性紅斑,或第五病,在日本被叫做蘋果病,是一種兒童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。微小病毒B19是一種季節性呼吸道DNA病毒,由有症狀或無症狀感染者透過呼吸道的飛沫傳播。蘋果病的名稱,來自於微小病毒好發的2-10歲兒童的面頰部、臀部、四肢特異性紅斑的臨床特徵。
通常兒童或成人感染微小病毒B19的預後相當良好。但此一病毒卻被視為是懷孕期間的嚴重感染症之一,可能與不良的胎兒結果有關,包括嚴重的胎兒貧血、非免疫性水腫和胎兒死亡。合併有免疫力低下或特殊血液疾病(例如地中海型貧血)的孕婦,感染微小病毒B19也可能會面臨較嚴重的併發症,包括腦炎、神經症狀和心肌炎。
目前,醫學界並不建議在懷孕期間對細小病毒B19進行常規篩檢;但應考慮在以下情況下進行血清測試,包括孕婦出現與微小病毒B19感染相關症狀(發燒、肌肉疼痛、不適、網狀皮疹和關節疼痛;疑似胎兒貧血或非免疫性水腫;或確定接觸到微小病毒B19患者的無症狀孕婦。
血清檢測結果確定孕婦巳具備有免疫力,(免疫球蛋白G(IgG)抗體陽性且免疫球蛋白M(IgM)抗體陰性),表示出現嚴重的孕婦併發症和胎兒不良結果的風險不高。如果孕婦並未具有免疫力,即IgG和IgM抗體皆為陰性,則應持續監測症狀的發展或血清抗體轉化狀況。
目前,並沒有預防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疫苗。
台灣母胎醫學會提醒孕婦,在微小病毒疫情期間,前往美國加州或日本東京地區,應採取戴口罩、勤洗手、清潔經常接觸的身體表面、限制與患童的身體接觸、避免分享食物和飲料,以及覆蓋咳嗽和打噴嚏等安全措施,保護自己,也保護胎兒。
(母胎醫學會健康諮詢專線:02-86018887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9hnibZTS2/